发布时间:2024-05-30 来源:麒麟区审计局 浏览:2270
管线土石方开挖属隐蔽工程,且完工回填后已灭失的工程量,结算审计时现场无法复核工程量,对工程量的认定难度非常大。麒麟区审计局在开展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麒麟区三宝水厂及管网新建工程)第二标段竣工决算审计时,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管线土石方开挖工程量的审计核实。
一是充分获取相关数据,夯实审计基础。审计组根据管线土石方开挖线路长、地形起伏大、开挖深度不一、管线地质情况复杂的特性,充分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线路原始地形图、设计管线开挖标高、现场开挖测量断面图及标高等。
二是科学比对数据,确定审计重点。审计组根据前期获得的相关数据,对开挖的每条管线基础数据进行筛选,提炼出有用的管线长度、管径、配件用量、开挖深度、放坡系数、开挖回填工程量、垫层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等指标,对上述设计指标数据和实际施工指标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发现设计管道开挖总长37.26km,开挖回填总量85.96万立方,实际施工完成开挖总长30.65km,开挖回填外运总量199.94万立方 ,开挖总长减少6.61km,开挖回填总量且增加113.98万立方,以此为基础确定土石方开挖回填是结算审计重点关注内容。
三是深挖细查,提升审计质效。在确定了结算审计的重点是土石方开挖回填后,对每条管线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核实。对开挖长度减少而开挖工程量增加的管线进行了重点分析,这些管线的开挖工程量要增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开挖断面要增大。于是对比了管线的开挖设计标高和完工实测标高,查阅设计图纸的放坡系数和竣工图纸放坡系数,发现竣工图纸放坡系数被放大了,于是对比了现场施工图片,询问了现场相关人员,最终发现了竣工图纸放坡系数不真实,多签证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77.24万立方。
四是举一反三,推动成果应用。在应用大数据审计推动审计过程高效化、精准化的同时,主动着眼审计“下半篇”文章,强化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完善审计模型,借助该项目大数据审计实践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实现同类项目大数据审计方式与相关审计事项的充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