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夏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 信息来源麒麟区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2-04-29 17:50

夏季即将到来,持续高温天气下,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加快,食物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患及食物中毒高发期。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加强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麒麟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夏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外出就餐要选择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等级较高的饭店,尽量选择烧熟煮透的食物,慎食和少食凉拌菜,避免发生因不当食用生鲜水产品引发的安全问题。餐饮服务单位要认真检查厨房、原材料库房、操作间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有效杜绝蝇、鼠携带病菌污染食材。

二、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

误食有毒野生菌,其毒素会通过人体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损害人体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极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禁止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加工食用野生菌。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严格加工,留样备查,确保食用安全。家庭不采摘、不购买不熟悉、来源不明或已霉烂的野生菌,野生菌不宜凉拌,要炒熟煮透,种类不同的不可混合食用,在食用过程中不要饮酒,主动避免发生意外。

三、预防野菜中毒

野菜采摘要注重新鲜,对不认识、难以辨别或来源不明、异味很重的野菜不采、不吃。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极易吸附有毒物质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也尽量不要采摘和食用。农家乐、大型餐饮单位或集体用餐单位应尽量不供应以野菜为原料的菜肴。

四、预防误食马桑果中毒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水马桑、鸭食木、鸡瘟柴、马鞍子等,为马桑科植物,生长于山坡或山沟中。豌豆大小,圆形多肉,分枝水平开展,小枝四棱形或成四狭翅,每年5~6月份成熟,初呈鲜红色,后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有剧毒,常被儿童采摘误食而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避免孩子误食马桑果。

五、预防生鲜蜂蜜中毒

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慎购路边个人小作坊所谓“纯天然、野生”蜂蜜。

六、预防四季豆中毒

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如果加热不彻底,尚有毒素留存,就会中毒。家庭食用四季豆要充分加热,彻底炒熟后方能食用。学校食堂、集体食堂不得加工食用四季豆。

七、预防草乌附子等毒性药材中毒

草乌、附子是毒性较强的中药材。各类食堂、婚丧宴席和会议聚餐等群体用餐单位严禁使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加工食物。家庭、个人不要擅自加工(泡制)、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 

八、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毒物质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中毒。应注意将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的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皮肉并制熟、煮透;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 

九、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冬天腌制的酸菜咸菜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各餐饮单位、集体(学校、工地)食堂、熟食加工等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从正规商场、超市购买食盐,并注意包装标识,严禁购买、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提醒广大公众,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立即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予以保存,保护好现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执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麒麟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424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