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2025年度油菜种植工作的通知》及麒财农〔2025〕30号关于油菜扩种项目资金文件,麒麟区2025年承担部级油菜种植示范0.85万亩,结合当地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扛稳粮油安全责任,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增加油料供给,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
(一)目标任务
全区计划种植0.85万亩。主要种植区域为东山、越州、沿江。示范区实现油菜单产145.5公斤/亩。
(二)实施内容
1、品种选择。花油8号、云油33号、云油杂15号、云油杂28号等。
2、配方施肥。可选用(N:P:K=15:15:15)复合肥30公斤/亩,优质硼、锌微肥各1公斤/亩;五叶期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
3、播期。根据当地实际,科学安排大小春生产,实行抢潮播种,最佳节令为10月10日—10 月20日。
4、播种方式。根据墒情及土壤肥力,亩用种0.25—0.4公斤,亩密度1.8万株—2.5万株。撒播或按行距30厘米塘距25厘米打塘点播(与白菜种植方式相似)。
5、生产技术
(1)精耕细作,合理开墒。鉴于油菜种子细小,耕地要深耕耙细,3米开墒;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同时进行秸秆细碎,不影响播种质量,以便全苗。
(2)轻简化种植技术。采用少耕直播,将种子与复合肥或细土混匀,抢墒人工撒播种子,微型耕整机旋耕覆土。
(3)机械化播种。在地块平整的地方可选择机耕机播,亩用种量0.4—0.5公斤。采用机播具有保湿性好,出苗率高,提高抗旱能力,播种进度快,降低劳动成本等特点。
6、拌种。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作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病虫为害,并且由于种衣剂中不仅有有利于生长发育的养分、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而且所有包衣的种子还具有发芽、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7、播种。种子和底肥分次混拌均匀,采用撒播为主,地块平整的采用机械化播种,株行距25~30×30~35 厘米,覆土2~3厘米。
8、苗情。准确判断苗情并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是油菜安全生产的基础,若苗弱,应及时追肥;若苗生长过旺,应选择晴天午后,每亩用15 %多效唑50克兑水50 公斤均匀喷施叶面,防止徒长,培育壮苗。
9、中耕管理
(1)间苗、定苗。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每塘留1 株~2 株,每亩常规油菜1.2~1.8 万株,杂交油菜1.0 ~1.5 万株。
(2)追肥。每亩用纯氮12~16 公斤(折合含氮46 %的尿素为26.0 ~34.8公斤),其中:苗肥7 ~10 公斤(折合含氮46 %的尿素为15.2 ~21.7 公斤),苔肥5~6 公斤(折合含氮46%的尿素为10.9 ~13公斤)。苗肥于间苗和定苗时分两次均施。苔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亩喷施0.2 %硼肥液50公斤。
10、防治病虫草害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农药。油菜播种当天使用芽前除草剂(“广佳安”、 “异丙甲草胺”等)喷雾封闭除草;油菜播种5天左右,油菜刚出苗时,使用“高效氟氯氰菊酯”防治跳甲一次,确保油菜全苗;油菜盛花期和油菜幼苗期,用“吡虫灵”“噻虫嗪” 防治蚜虫1—2次。
11、收获归仓
主花序下部角果呈黄色、籽粒呈固有颜色时,全田角果80%现黄,即时收获。采用分段收获技术,即油菜全株八成黄熟,种皮变褐时,人工割倒晾晒,后熟5—7天用油菜捡拾脱粒机脱粒,籽粒水分在9%以下,扬净后装袋入库。
三、资金筹措及使用管理
油菜种植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会议精神,计划每亩补助30元,总投资资金25.5万元,资金来源上级专项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油菜种植区域种子补助。补助对象包括:普通种植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四、预期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0.85万亩油菜种植,进一步提高优质油料生产能力。项目实施预计油菜平均单产145.5公斤/亩,综合平均亩产值达1091元(按油菜籽7.5元/公斤),项目总经济效益达927万元。
社会效益 通过油菜种植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农业农村部门与粮油企业及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力度,增强了种植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辐射带动全区油菜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我区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实用技术综合应用和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绿色、有机粮油融合发展。
生态效益 油菜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落花、落叶以及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全氮量达4.2%,全磷量达0.52%,不仅具有很好的肥田效果,而且用种量少,生育期短,生产成本低,油菜花观赏效果好。通过油菜种植能提高耕地质量,油菜籽榨油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能促进当地农旅文融合发展。
五、进度安排
(一)分解任务 8-9月份通过加强宣传,结合农户种植意愿,将8500亩任务落实到镇(街道)、村(社区)地块,确保项目精准落地。
(二)落实播种及田间管理任务 10月份及时指导实施主体播种;11月份至下一年3月份指导田间管理,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4月份组织田间观摩培训及测产。
(三)组织自验 3月份对实施主体油菜种植面积、实施地块、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验收,形成镇(街道)级、区级自验。
(四)兑付补助资金 根据油菜种植完成情况及经费到位情况及时组织补助资金兑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副组长,各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油菜种植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负责油菜种植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对接落实面积,分解下达补助资金,组织开展督导考核;农技中心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农机服务中心负责配套农机具保障工作。各镇(街道)要明确人员,压实责任,做好项目协调沟通、进展调度、监督检查等,确保复合种植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二)规范资金使用 严格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方案、有关工作部署等文件执行,项目验收合格后,按时按要求发放到农户,严禁挪用资金,严禁不按标准发放和延时发放,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三)加强政策支持 统筹整合各方面资金投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农业保险等政策资金方面,对油菜种植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落实中央财政对油菜种植技术补贴政策,积极对接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将油菜种植纳入玉米保险范畴并优先予以保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四)加强督导考核 要将油菜种植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列为2025年农业生产督导的重点工作,及时对油菜种植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总结评估、通报交流。建立发展激励机制,开展绩效评估考核,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油菜种植顺利开展。
(五)加强宣传引导 要通过微信、广播、电视、短视频和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油菜种植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新种植模式的知晓度,通过典型示范、新闻报道等方式扩大宣传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档案资料管理 项目资料严格按照相关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收集归档,由项目实施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归档。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