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部门信息

推动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麒麟区持续巩固提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综述

发布时间:2023-08-14  来源:麒麟区卫健局  浏览:3409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麒麟区自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持续构建“四三五”工作机制,多维度护佑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长久的健康幸福。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四个强化”铸牢基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麒麟区始终把慢性病综合防控作为最大的民生,努力为百姓搭建实实在在的健康平台、服务平台,从政策、制度、经费和人才四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政策环境

麒麟区把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列为政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县城建设等重点工作,调整充实了麒麟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组,制定下发了《麒麟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及各年度巩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

强化制度保障,凝聚部门合力

麒麟区实行多部门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包括宣传、财政、发改、卫健、教体、人社等21个部门和14家镇(街道)组成的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督导和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责任传递到位、工作推进到位。

强化经费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优先落实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健康场地建设等所需经费。2018至2022年共投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经费3274.18万元,经费预算执行率达100%,完成辖区93个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添置医疗设备,改善基层医疗单位慢病防控工作条件,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

强化人才支撑,提升服务效能

麒麟区按职能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控机构、科室,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慢性病防控网络,慢性病监测和管理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加强全区慢病专干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麒麟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多元融合,搭建平台,“三个结合”激发活力】

 

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紧密结合

现年68岁的沿江街道余家圩村委会村民周某,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已有十余年。近年来,每天,周某都会按时到村委会健康小屋测量血压和血糖,向卫生所医务人员咨询健康知识,周某说:“自从有了这个健康小屋,我测血压和血糖方便了很多,我还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他们经常到家里来了解我的健康状况,这些年我的病情控制得比较平稳。”像周某这样在健康小屋和村卫生所实现自我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在该街道还有3000余位,他们也都像周某一样,享受到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政策红利。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麒麟区着力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通过推进麒麟区医共体建设,成立了7个专家工作站,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同时,麒麟区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加快医防融合。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建成慢性病管理中心12家,建设“健康小屋”60余个,慢性病防控更为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为做好群众“健康卫士”,麒麟区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向社区家庭延伸。截至目前,全区在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88个,在签状态居民数202132人。

与健康养老、避暑旅游紧密结合

医养结合是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的重要举措。麒麟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22%。从2019 年至 2022 年,全区新建了 3 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 个互助养老服务站,16 个幸福餐桌,45 个老年活动中心。各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比例100%。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工作成效,麒麟区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着力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在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在做好本地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同时,针对全国各地前来避暑的20多万老年人群,麒麟区也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健康检测、健康咨询、公布医疗机构信息、安装AED、完善急救体系建设等措施,提升外地老年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受到避暑旅游群众的普遍点赞。

与乡村振兴和健康扶贫紧密结合

为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近年来,麒麟区基层医疗机构纷纷设置了“慢性病管理中心”,配备专用诊断室和慢病管理设备,党员干部和家庭医生精准包保,定期入户开展慢性病签约、随访和健康指导,建立“慢病患者积分管理”新模式,为慢病患者发放“积分管理卡”,通过激励措施,提高患者参与度和积极性,全区脱贫人口和重点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亮点频现,成效明显,“五大工程”福泽万家】

 

麒麟区始终坚持健康环境打造、全民健身推广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及健康麒麟建设统筹推进,重点实施五项工程,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健康促进工程,营造良好健康环境

近五年来,全区各类健康示范点位,从33个扩展至109个,从城区不断辐射至乡镇。截至2022年,全区共创建健康社区55个、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各10个、健康主题公园4个、健康步道4条、健康小屋3个、健康超市3个。特别是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特色公园,成为宣传健康理念的重要平台。在全区14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服务20多万人次,覆盖率达100%。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100%。18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从2013年的31.92% ,下降至目前的24.79%。

“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工程,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为引导培养健康生活习惯,麒麟区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广泛普及“三减三健”健康知识;组织开展“运动会、龙舟赛、万步有约、登山运动、工间操比赛”等大型健身体育赛事150多场次;全区在134个社区均建设15分钟健身圈,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并配置相应的健身设施,社区覆盖率100%。5年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85平方米提升到2.24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100%。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覆盖率100%。运动已成为“麒麟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健身,让“麒麟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健康教育工程,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开展慢性病防控,目的是让居民不生病,少生病,麒麟区委、区政府一直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多形式、立体化传播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健康专栏,媒体开设《健康麒麟》栏目,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送健康信息,示范引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区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覆盖率100%,健康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工程,让疾病“早防早治”

麒麟区利用国家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近五年来,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参与率逐年上升,超过1.4万名农村妇女接受“两癌”筛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先后4次获得“国家先进项目点”称号,2018年至2022年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从80.58%上升至87.20%,上升了6.62%,血压控制率从43.92%上升至61.83%,上升了17.91%。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从79.68%上升至为84.38%,血糖控制率从39.11%上升至45.06%。真正做到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预防为中心,更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健康福祉。

慢性病服务工程,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麒麟区把加快慢性病服务工程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在体系建设上,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在服务内容上,着力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争取资金支持,实施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高位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2019年1月,麒麟区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层中医药事业逐年向好发展,群众真正有了自己家门口的“中医馆”。

 

历经10年来同心同向,共建共享,麒麟区巩固提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防治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防治对象由“个体”向“人群”转变,防治方式由“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转变。人均期望寿命从2017年的75.13岁,提高至2022年的77.15岁,5年提高了2.02岁,四类重大慢性病早死亡率从17.21%降为11.29%。

慢性病防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站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上,麒麟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慢性病防控各项举措,护航健康麒麟。(张丽 张彦)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