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5 来源:麒麟云 浏览:5400
近年来,麒麟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三年行动系列要求,坚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环境一体化打造,聚焦“四个强化”,奋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当好营商环境“店小二”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建设,积极做好行政权力的取消、承接、调整等工作,对全区23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行清单化、动态化、制度化管理。统一完善全区1077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确保线上线下信息一致,承诺时限统一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0%以内,压缩率80%以上,网上可办率100%,现场即办率45%,2022年度政务服务总办件53万件,好评率100%。全市首推综窗改革,依托政务大厅,按照“1+3+X”模式设置审批服务综窗,确保无差别、分领域、本地特色三类综窗相辅相成,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门多窗多次”向“一门一窗一次”转变。全市首推“三减一提、容缺后补、告知承诺”,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效率、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市首推“麒心办·麟距离”品牌和“适老化、适特化”服务,大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经济发展”的浓厚宣传氛围。
强化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围绕涉企事项,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类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聚焦“企业开办注销”指标优化,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进一步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至0.35个工作日以内,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接近甚至超越一线城市水平。坚持市场主体培育“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原则,全年净增企业7255户、个体户16959户,年末保有企业28520户、个体户101497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千人拥有企业数超过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
强化普惠创新,升级服务质效,提高营商环境“满意度”
依托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体系,设置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累计发布区级惠企政策31个并加强政策解读,满足市场主体政策信息获取和申报需求。增设便民办税点,形成主城区10分钟便民办税服务圈,平均办税时间压缩至1分24秒。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努力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大规模开展新组合式增值税留抵退税,税费退还减免约18亿元,惠及企业3931户。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1441.45万元,惠及市场主体712户。合理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统一从3%下调为1%。持续提升金融扶持力度,优化“政银企”协商常态化制度,通过拓宽渠道、降低利率、减免收费、续贷展期等措施,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全年发明专利有效量182件,同比增长17%;商标有效注册量达8186件,较上年底增长16.9%;版权作品登记数量1345件,较上年增长34%。
强化要素保障,重视亲清政商,彰显营商环境“新气象”
大抓招商引资,推动以商招商,2022年,麒麟区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135.61亿元。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认真落实服务企业和项目统筹“三项制度”,针对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堵点难点,设立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分类施策、一企一策”,实践形成“事前洽谈、清单管理、定制服务、抽调精英、组建专班、跟踪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服务经验做法,高效、无偿代办项目23个,涉及投资总概算166.35亿元,办结率100%。创新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和监督监测机制,聘任民营企业代表担任改革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特邀监察员,推动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共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举措,实现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打扰、有事在身边”,累计征求企业意见建议37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08个,好评率100%。
图文:张华燕 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