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麒麟云 浏览:2328
今年以来,白石江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把网格化管理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提升网格化治理水平,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使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按照“一网格一党支部(党小组)”要求,274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85个,建立“两新”组织等其他各领域党组织56个,明确网格员网格巡查范围和工作职责。认真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区住建局、区信访局等部门到街道报到办结事项7件,街道无越权自主办结事项。通过民情恳谈,认真梳理上报并纳入区级“一件事”模块化运行事项2件,上下联动办结事项2件。
转变治理观念,提高治理效能。为解决城市品质提升难题,街道抢抓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积极探索“1+N”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模式,即“服务主体+服务各要素”综合提升,推出了水电基地小区“五治融合”、越钢基地“四改四治”、龙城国际“四微服务”等新模式、新做法,把老旧小区变为治理高效、服务创新、设施完善的高品质服务新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出现场办、线上办、错时办、跑腿办、入户办的“五办”服务举措,用心用情为民服务。服务大厅聚办事、学习、交流为一体,变“冰冷”的柜台为“温馨”的会客模式,提升了“现场办”的服务温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研发官坡“e键办”“智慧江南”等小程序,开设预约热线,让数据多跑腿,居民少跑路;设立“错时办件专柜”,有效解决群众上下班无时间办理事务的难题;借助“跑腿”公司平台,以“跑腿代办”将服务送到家;动态建立老弱病残重点人群名册,做到宣传上门、服务上门、送件上门。
强调整体联动,突出纠纷联调。在41个小区推广应用“互联网+”智能防护系统,资源链接到街道调度指挥中心,街道链接到区指挥中心,网格员无缝对接,做到天网互通、地网互连、人网互动,提升了整体联动效能。协调法院、司法、信访、妇联等部门,建立“所所联动”机制,加强信访积案分析研判,推动依法快速化解。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家庭及邻里纠纷调处,做到小矛盾现场解决、就地解决,“五朵警花”、张嬢嬢、陈大姐、孙大叔等成为了群众身边的金牌调解员。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充分发挥网格员红色哨兵“眼耳口鼻舌”作用,着力打造护学、护市义警队,“红袖标”“啄木鸟”巡逻队等,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
深化文化浸润,营造法治氛围。结合改革发展成效、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发放宣传资料及问卷调查1.6万余份,以院坝党课等形式,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未发生舆情事件。把基层治理纳入乡风、民风、行风、家风建设中,打造了幸福巷民族文化长廊、毕院巷乡风彩绘、麒麟北路临江画廊、水电小区长寿家园、一汽红塔温馨“邻里角”等乡风文明示范点,涌现出张春梅、贺堂辉等身边好人13人,设置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30余处,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90余场,有力推进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