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镇、街道信息

镇、街道信息

沿江街道芦蒿产业成为留守老人家门口的“摇钱树”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麒麟云  浏览:2211

   “崔嬢嬢,你忙着到哪里去?”

   “我去摘芦蒿啊!再晚点可就没有地方坐了!”

1.jpg

    近年来,沿江街道鸡街村大部分留守老人都能在家门口通过理芦蒿赚到油盐的“零花钱”。

2.jpg

     来到沿江街道鸡街村芦蒿种植地,掀开大棚的塑料膜,一大片鲜嫩碧绿的芦蒿映入眼帘,清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一群村民正围坐在一起,把新收割的芦蒿去叶、整理、称重——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收景象。

3.jpg

    据悉,鸡街村自2022年引种芦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余亩。芦蒿一般在9月初育苗,到第二年四月底上市,一年可以采收三茬。每天吸引大量村民前来种植地打工清理芦蒿,工资是按量现场现金结算。

4.jpg

   “我们每天都到这里理芦蒿挣钱贴补家用,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多元收入,足够老两口生活开支了。”村民丁竹花在家门口就挣到零花钱,连家也都照顾周全了,十分满意。

5.jpg

    “我种植芦蒿已经4年了,主要种植青蒿和白蒿两个品种,口感佳、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今芦蒿种植实现了种植和销售‘一体化’,每亩芦蒿地收成12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13元,每茬收成15000元左右。春节前后,芦蒿售价每公斤可以卖到26元。不仅圆了自己的‘致富梦’,还带富上百人的左邻右舍村民,觉得十分有意义。”种植大户李二勇高兴地说,他每天‘泡’在大棚里,带着村民栽苗、收割、整理、包装等,十分忙碌。

6.jpg

    鸡街村副书记李爱学介绍:“芦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湿、耐热、耐肥,是无污染的高端蔬菜食品。由于沿江优质的水土资源优势,种植出的芦蒿肉质脆嫩,有鱼腥草清香,炒食口感脆嫩爽口、味道更加鲜美。目前,鸡街村种植芦蒿200余亩,年产值300余万元,每亩纯收入5000至6000元。”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