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9 来源:麒麟云 浏览:2650
住宅小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建宁街道作为曲靖中心城区街道,辖区面积7.29平方公里,有住宅小区103个,常住人口5.8万余人,小区体量大、老旧小区多、一老一小人口占比大、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纠纷多、小区治理难等问题突出。近年来,建宁街道坚持系统观念、上下联动,构建起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1张清单+N项制度”体系,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张清单”
绘制“施工图” 明确“责任田”
街道综合汲取近年来区级印发的关于小区治理的3份文件精神,细化明确了《建宁街道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责任清单》,将综治维稳、命案防控、综合执法、民生服务、人居环境等工作内容融入小区治理,将工作任务明确到各中心(办、所、队),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绘制了当前一段时期街道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施工图。同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和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综合调度工作组,建立综合调度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做到既“各有所职”明确职责,又“攥指成拳”凝聚合力。
“N项制度”
建好“工具箱” 打好“组合拳”
通过健全完善小区党组织建设制度、小区党群议事制度、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小区制度、小区“三色”管理服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打造一套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制度“工具套餐”,打好小区治理“组合拳”。
健全完善小区党组织建设制度。坚持“社区党委领导”根本,把握“治理力量整合”原则,以能够实际发挥引领小区治理作用为导向组建小区党支部,因地制宜组建小区党支部86个,小区党支部覆盖率达83.5%。着力构建“社区党委领导、小区党支部引领、主管单位(企业)共管、业委会(物委会)主导、物业公司服务、楼栋长(红色管家、乡贤、“银发”志愿者、末端防处“吹哨人”等“红色哨兵”)支撑、党员户带头、居民积极参与”的小区治理格局。
健全完善小区党群议事制度。积极探索总结在小区这个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小区党支部引领下,主管单位(企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共同参与的党群议事机制,通过“问、议、定、办、晒、评”六步议事程序,搭建起党群联系桥梁,凝聚小区治理合力,解决好居民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
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小区制度。街道13名领导干部包保到103个小区,领导带头深入小区开展民情恳谈,“接访员”“指挥员”“协调员”“调度员”,充分发挥街道领导干部在小区治理中的高位推动作用和综合协调作用。
健全完善小区“三色”管理服务制度。聚焦基层“治理”和“服务”两大主题,实施率先推行小区住户“三色”管理服务模式,以“红、黄、绿”三色对应管理和服务的“重点户、特殊户、一般户”,通过“抓重点、顾特殊、兼一般”的分类管理方式,让小区重点人群管理更精细、特殊群体服务更精准。
健全完善“千名党员包万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结合“三双”工作,组织23个“双报到”单位党组织服务活动进小区,1700余名“双报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进家庭,协助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常态长效。
健全完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多元参与制度。用好用活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机制,健全城管、综治信访、应急消防、市场监管、派出所及社区、业主等多元参与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确保评出实效,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提质增效。
健全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制度。持续健全完善“家门口”便民服务事项代办、“家门口”理论宣讲、“家门口”志愿服务、“家门口”普法宣传、“家门口”矛盾纠纷调解、“家门口”文明实践、“家门口”健康管理、“家门口”服务“一老一小”工作体系,真正做到把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图文:吕刚 秦路)
上一篇:沿江街道大龙社区关爱孩童暑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