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潇湘街道 浏览:2867
4月25日,麒麟区司法局潇湘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理论+实践 +公益”的集中教育活动,以急救知识培训、国家安全讲座、警示教育等创新形式提升矫正实效。

近年来,潇湘司法所通过打造“向日葵”爱心志愿服务队、兼职网格员队伍、志愿者调解员队伍,将社区矫正对象从“被动接受改造”转变为“主动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技能赋能、实践育人、共建平安”的特色之路。

在集中教育日活动中,潇湘司法所联合潇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救培训。医护人员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模拟假人实操、互相当“患者”练习冲击技巧,精准掌握“黄金四分钟”救援要领。“学会急救不仅能自救,更让我有了帮助他人的底气。”矫正对象杨某的感慨,折射出培训带来的认知转变。

培训结束后,社区矫正对象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走进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卫生清扫、陪老聊天等公益活动,并捐赠6袋大米、6桶油及1台麻将机。通过系列公益活动,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质量,帮助他们塑造阳光心态。“在劳动中被需要,让我重新看到自己的价值。”矫正对象李某的话语,凸显了公益实践在重塑自我认同中的关键作用。

司法所与社工站联动成立的“向日葵”队伍,吸纳社区矫正对象为核心成员,他们积极投身于社工站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中,常态化走进养老院、留守儿童家庭,通过情感陪伴、物资捐赠、环境整治等行动,构建“矫正对象服务社会—社会接纳矫正对象”的双向互动机制。

潇湘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街道网格服务体系,激发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培训赋能,他们化身基层治理“前哨”,主动排查安全隐患、上报矛盾纠纷,实现“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一些社区矫正对象表示,参与网格服务让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司法所还挖掘社区矫正对象中具备沟通能力、有过特殊经历的人员,组建志愿者调解员队伍。他们以自身故事为切入点,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调解场景中开展“以案释法”,用“过来人”视角拉近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以真实案例进行普法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

潇湘司法所负责人介绍,“三队伍”建设与日常教育矫正形成有机闭环,以各类培训、法治讲座等为队伍提供技能储备,公益服务、网格巡查、纠纷调解则是实践检验场。通过这种“学用结合”模式,社区矫正对象不仅掌握应急救护、纠纷调解等实用技能,更在服务中建立社会联结,为就业和回归社会奠定基础。从“单一监管”到“多元赋能”,从“个体改造”到“社会共治”,潇湘司法所通过“三队伍”建设,让社区矫正对象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社会治理的协同者。